台灣淨零排放協會首度參與臺灣永續界之年度盛會-「2022第五屆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並於日前主辦「碳權、碳關稅及碳交易」專場論壇,吸引285位來賓到現場共襄盛舉,並同步於臉書直播讓粉絲線上參與。

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簡又新致詞時表示,現場滿座的聽眾足以顯現碳權議題的熱門需求,今年政府正式宣布淨零路徑後,《氣候變遷因應法》也將上路,碳稅與碳費將是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近年來,臺灣因供應鏈的重要性而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然而當前供應鏈的變化非常快速,簡又新表示,這是一個大時代的開始,希望大家一起學,走向新的方向,創造下次臺灣的最好機會。

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秘書長馬小康首先邀請歐洲經濟貿易辦事處組長楊藹羚(Aleksandra Kozlowska)擔任致詞嘉賓。楊藹羚除說明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背景、運作模式及施行時程,也希望臺灣及各國政府都能因應CBAM實施更環保的政策,並表達其樂意參與相關政策討論的意願。

淡江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陳麗娟認為,隨著歐盟綠色政綱上路以及ESG概念興起,臺灣企業在社會層面受到的影響最大,歐盟的主張已經不單純是全球供應鏈,而是全球價值鏈。臺灣企業在面對歐盟CBAM時,除應先了解該機制的背景與制度運作、做好企業健康檢查以達到ESG標準及撰寫ESG報告書外,更應從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友善環境的永續行動。

永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顏素絹則指出,碳中和的效益不只能協助企業達成利害關係人期望,更可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以增加競爭力。除了產品和服務,企業亦可透過ISO14064-1:2018中所有六項類別的碳盤查來達到組織型碳中和。若在施行碳盤查及減量計劃後仍無法做到碳中和,購買碳權即為達標解方。然而,與國際相比,臺灣目前的碳權市場發展依舊十分不足。

台新金控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暨企業永續辦公室主任李鎮宇博士明言,永續議題的本質為經濟議題,如何將成本內部化是關鍵。隨著歐盟與美國相繼提出碳關稅相關措施,臺灣也須加速完善碳定價的腳步。碳交易的普及也提升財報揭露以及會計原則的重要性。此外,未來一到三年將是投資碳權交易的良好進場時機,但應審慎評估真正致力於轉型且對淨零有貢獻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

下半場次由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柳婉郁首先介紹森林碳匯(綠碳)、土壤碳匯(黃碳)、海洋碳匯(藍碳)等三種自然碳匯,隨後解說自然碳匯如何轉成碳權,並舉臺灣環保署的碳抵換制度以及新加坡的CIX碳交易平台為例,說明碳權的不同運作方式。未來臺灣森林碳匯轉換成碳權將有許多發展機會,不僅在氣候風險下的融資更具優勢、能增加碳權收入,還有助於企業提升形象。然而驗證費用高、高度資訊不對稱與高額交易成本等因素,也使其存在許多挑戰。

中華民國當代日本學會理事金士懿提出,企業要達到碳中和與淨零,從減塑到減碳有很大的成本,因此應以預算為重點擬定金融策略。為達到碳中和,整體供應鏈從品牌商到中下游都將受到影響。而臺灣企業做為許多國際大品牌之供應商,勢必得因應轉型壓力,否則就只能離開供應鏈。隨著世界各國碳訂價機制與碳關稅逐漸發展,「長期可測,真實額外」是購買碳權的八字箴言。

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李堅明教授直言,碳交易制度是全球達成淨零的解方,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重要減排機制,包含日本、瑞士、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泰國等國,皆因碳交易而在減排進程上有所進展。碳交易制度的四大優點在於其具有成本有效性、鼓勵更具雄心的減碳目標、促進經濟效率與低碳科技發展,以及降低企業碳風險。臺灣應學習新加坡建立碳交易平台,以降低臺灣企業碳交易的成本。

「碳權、碳關稅及碳交易」專場論壇貴賓、主持人及講者合影。